如今的鹽,皆為海鹽,開采成本每斤不到兩文;拿著鹽引產(chǎn)地批發(fā)的鹽商,至少每斤五文;而到各級官府售鹽時,至少每斤五十文!
而這還是比較一般的鹽,那些精鹽或是額外品種,利潤就更恐怖了。
這十倍有余的利潤,哪怕要算上中途人工消耗,但依然恐怖無比。
一本萬利,亳不為過。
每年單是官鹽收入,與特許經(jīng)營的私鹽稅收,都超過兩千萬兩白銀!
所以鹽鐵,自古以來,必然是官營,因為利潤太大了,國家不可能丟掉這些收入。
這些國營的商品,才是稅收的大頭!
故此,對于皇帝而言,他不相信有任何商品,可以必過鹽鐵的利潤。
可是接下來,燕攬風(fēng)會打破他的認知。
“昨夜,諸葛大人也在現(xiàn)場,臣后來與少師商議,他說昨夜收入白銀一千三百二十余兩?!?br>
蕭平硅眼前一亮,他可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知道這個數(shù)字的意義。
“本錢多少?”
“二……”燕攬風(fēng)有些說不出口。
“二百兩?”蕭平硅有些驚訝,但還算冷靜,“也算暴利了,不過比起鹽鐵來說,還是太少?!?br>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