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還真是始終貫徹抓大戶的原則?!?br>
大宋家里有點資產(chǎn)的人家:你以為你說的話很幽默嗎?
不就是拿他們開刀嘛,抓錢確實是抓錢了,難怪王安石不得人心,這一個個的法令出來,朝野上下連帶著商戶都恨不得他立馬滾蛋。
【不過差役法也不是不被人抱怨,古代收稅肯定物資占大頭,除了現(xiàn)代社會可以物資紙幣任量交換,哪個朝代都做不到這一點。
而這些無子就被安排給衙前,畢竟官員有限沒有那么多的人手,這個活可不好做,看丟了可是得全權(quán)負責,看好了那錢也不多,起碼都是前四等人家,也看不長那點銀子啊。
要是倒霉點,投胎的地方太遠了,到了需要運送的時候,嶺南那些地方一去就是大半年,中間的交通亂成什么樣子啊,運丟了照樣得衙前賠錢。
在北宋,衙前運送一趟的獎金可能是納金七錢,一兩銀子不到,中間的路費怕是都不夠,而且目的地的官員黑心一點,一頓勒索,回家的路費都沒有。
到此為止差役法都還沒有徹底激化矛盾,因為前四等人家,任務分擔的人多。
可是宋朝是有豁免權(quán)的,女戶、單丁戶有豁免權(quán)也就算了,但超級富豪、中舉的人家、出家人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反而是家庭越好的人越有豁免權(quán),到最后衙前這個足夠叫家庭破產(chǎn)的人物集中落到了三、四等人家家中,破產(chǎn)人戶急劇增加,不亂起來都奇怪。
這就導致宋朝出現(xiàn)個很笑話的現(xiàn)象,不敢發(fā)財了,除非是能直接從后五等直接躍到前兩等,不然家里稍微有點閑錢,家附近一片的衙前就得多費心,然后迎接破產(chǎn)?!?br>
北宋的百姓心有戚戚,可不是嘛,家里錢多了也不放心,要是誰故意使壞,官員整你,訴苦無門。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