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他對門兒的徐老板,也是這么做的,而且做的更孤注一擲,那是一點兒后路都沒有給自己留。
這不他也受到了教訓(xùn),因為手上的資金全部被壓在貨上,去年要不是另外幾個好友看不過去幫襯了一下,他全家早就餓死了。
所以呀,這人還是要給自己留一點兒后路為好!
這么一想,韓老板突然覺得他還能繼續(xù)撐一下。
伙計看著自家老板那奇奇怪怪,一會兒變好幾次的表情,有些不著頭腦。
不過,這都不是大事兒,只要老板不跑路,還能給他發(fā)工資再奇怪他也能接受。
韓老板不知道伙計的誹謗,他只是掐指計算著下個月琉璃廠這邊還能有幾家古玩鋪子開著?
而這所有的一切,在看到推門進(jìn)來的張宇時都變了。
趴在柜臺上,百般無聊的伙計是第一個看見張宇的人,同時發(fā)現(xiàn)他雖然很低調(diào),衣服也不是多出眾,但料子絕對是普通人不舍得買的那種,再加上張宇的氣質(zhì),總的來說,看起來就像是那種不差錢的人,說不定今天還真能開回張。
想到這里,那名伙計瞬間打起了精神,一路小跑到張宇面前招呼道:“這位先生,請問你想買什么?我們店可是琉璃廠數(shù)一數(shù)二的古玩店了,里面的東西是再齊全不過了”
看到來人,韓老板也打起了精神,招呼他們到一側(cè)落座,又讓伙計倒茶。
張宇落座的時候,韓老板又瞄了一眼他身上的衣服,對了,沒錯了,就是那位老師傅的手藝。
伙計只是認(rèn)出了張宇身上的布料不俗,卻沒有看出做這套衣服的人手藝更是了得,別看看著不起眼,但穿著絕對很舒服。
而且他認(rèn)識做這件衣服的裁縫,那位手藝雖好,但卻不是一般人能夠請得動的。
他還聽人說那位裁縫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但隱退的狀態(tài)了,每年只會接幾位熟人的單子。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