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可以說是舍不得。
總共才一百一十幾枚,打完就沒了。
在炮兵不敢動的情況下,這些火箭筒很可能是358團唯一能擋得住鬼子的東西。
然而,此時戰(zhàn)斗才剛開始不久,敵我分界十分明顯,這時候把火箭筒調上去,很可能會遭到敵人炮兵的壓制而損失慘重。
因此,楚云飛只能沉住氣,等戰(zhàn)斗進入白熱化敵我相互交錯時再發(fā)起反擊,盡管這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也不得不如此。
楚云飛此舉是在冒險。
因為鬼子坦克加火炮的進攻,很可能會一接觸就打得位于一線的三營潰逃,于是就沒有所謂的“敵我交錯”。
幸運的是三營沒有潰逃,這或許與楚云飛平時的訓練有關。
其實也與楚云飛的團部自始自終都沒有后退有關……
楚云飛的團部距離前線不過兩里,鬼子坦克只需一個沖鋒就能將機槍子彈打到團部。
如果是其它部隊,肯定是第一時間就將團部拉到后方并美名其曰“保證指揮中樞安全”。
楚云飛沒有這么做,他知道越是在這時候就越是不能撤。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