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當我們越往上走、甚至開始要辨認植物時,她發(fā)言的頻率開始呈等b級數(shù)下降。
木蠟樹是相當隨和的植物,對土質跟溫度的要求都不高,因此得以生長在中低海拔、甚至在平地上;其實在公園、學校甚至是路邊,都有機會看到木蠟樹的影子——但我們需要大量樣本,因此只能上山采。
不過,多虧木蠟樹如此親和,因此我們只需要到柴山采集,而不需要跑到更高海拔的山區(qū)。
這對我來說已經(jīng)是相當幸運了,但看著曾雨林那痛苦的表情,顯然她不這麼認為。
「你覺得這像木蠟樹嗎?」我忍不住挑眉。
「不是嗎?」她小心翼翼地用食指與大拇指拉著樹枝,似乎深怕臟了手。
「你把我昨天給你的圖監(jiān)拿出來b對?!?br>
她還在從包包拿資料,我已經(jīng)開始不耐煩了。
「木蠟樹的葉部型態(tài)為羽狀復葉,每片葉有七至十五枚小葉,簇生在枝條末端;小葉型態(tài)為廣橢圓、葉端尖銳、邊全緣、長六至十二公分。」我把腦海中的資料一字不漏地背誦出來,「你看這個葉子,有邊全緣嗎?」
唉,雖然昨天說過要由她來判別木蠟樹,但一株明顯不是木蠟樹的植物在面前時,我就是怎樣都沒辦法讓她做采集。
「……沒有?!顾粗矍颁忼X狀的葉子。
「那就給我繼續(xù)走?!刮颐钏?。
從那時開始,她便一路無語,也不再跟我并肩走在一起。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