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博交了錢,承德交了地盤,盧龍低頭,這都算聰明的,所以太上皇也沒動手,雙方很默契地保持了現(xiàn)狀。
現(xiàn)在,在大兵壓境的情況下,太上皇派人通知自己,讓自己奉上銀錢、糧草等等,這符合太上皇出巡之后的慣例,按道理來說,只要自己交錢,保命應該是沒問題的。
當然了任迪簡做出這樣的判斷還有另外的一個依據(jù),那個自己花費了無數(shù)心血,建立起來的那個走私通道——懷安堡的劉潤龍。
劉潤龍想盡辦法建立了那坐懷安堡,又建立了一條從河東軍內部盜取軍備的路線,而最后的一條則是從懷安堡將獲得的利潤輸送到豐州。
正是通過劉潤龍憑借一己之力,建立得如此的一個三角貿易,任迪簡才能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實力暴漲,而不是靠什么所謂的邊境貿易。
前任的豐州防御使李景略可不是什么庸才。
掌控豐州數(shù)載,派人鑿通咸應、永清二渠,灌既良田數(shù)百頃,公私皆受其益,建立他儲,以備荒年,整修武器,防御回紇犯邊,號令嚴明,軍聲雄冠北邊。
李景略的架勢做得很大,軍紀也是非常的嚴明,這一切都給李景略帶來了巨大的聲望,但是有一個事實是無法改變的。
李景略執(zhí)掌豐州數(shù)年之間,天德軍本身卻依舊是六千人的規(guī)模,從未擴大。
豐州是防御北方的最前線,管轄區(qū)覆蓋了大半個河套,然而區(qū)區(qū)六千兵馬對于偌大的河套杯水車薪,對于豐州的戰(zhàn)略位置也是極端的不匹配,這才是最能說明問題的。
只有傻子才會認為一個殘缺的榷場會帶來什么真正的利潤,劉潤龍為任迪簡主導的所謂的三角貿易才是任迪簡膨脹的真正原因。
雖然在忽悠裴植的時候,劉潤龍將任迪簡罵的是狗血淋頭,但是越是這樣,就越不會有人認為,這犄角旮旯里的懷安堡會和豐州天德軍有什么關系。
劉潤龍能力很強,心思很活絡,應變也堪稱一絕,按道理來說,這樣的一個人才怎么會心甘情愿地窩在那個荒無人煙的地方為自己賺錢呢。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