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棉廠只要了一張,剩下的他也沒舍得扔,沒想到在這里派上了用場。
中年男人接過去仔細看了看,哈哈大笑了幾聲,說道,“不好意思,趙同志,誤會了啊,自我介紹一下,我就是這個廠的廠長,我姓郭,你要進貨?走,咱們?nèi)マk公室談!”
趙明山手里的錢不算少,但如果大批量的進貨,那還是遠遠不夠的,他在來的路上,原本的打算是,盡可能的說服這家工廠,以壓批的形式供貨,也就是第一批貨不付錢,進第二批貨的時候再結(jié)清。
但這個郭廠長顯然因此吃了不少虧,一走到辦公室坐下來,就跟他倒了約有五分鐘的苦水,說他們這個海鮮制品廠,一開始的效益還是不錯的,現(xiàn)在算一算賬也不賠本,但因為鹿城百貨公司去年的貨款遲遲未結(jié),賬面上現(xiàn)在一分錢都沒有,不但去漁村收貨要賒賬,連工人的工資都發(fā)不出來了。
因為欠款問題,他們也跟上級部門反映過了,但根本沒有什么效果。
最后郭廠長斬釘截鐵的說道,“我們很歡迎首都的商場來進貨,我們可以保證所有出廠的商品都質(zhì)優(yōu)價廉,但有一點,必須現(xiàn)金進貨,概不賒賬!”
趙明山?jīng)]有正面回應(yīng)這個問題,而是笑著問道,“郭廠長,我想?yún)⒂^一下咱們廠的車間,不知道方不方便?”
郭廠長十分爽快的答應(yīng)了。
最后談妥的進貨方案是折中的,第一批貨先付百分之五十的貨款,在進第二批貨之前要付清,同樣的,第二批貨也需要現(xiàn)付百分之五十的貨款。
雖然第一次進貨需要保守,但趙明山對銷路很有信心,他手上現(xiàn)在有差不多六千塊,所以訂了一萬塊的貨。
正月十六,肖姍和趙明山乘坐同一輛貨車返校,除了兩大包行李,還有托運的幾麻包海鮮干制品。
回到北京,趁著還沒有開學(xué),趙明山和肖姍分頭去了不同的商場,因為質(zhì)量好供貨價很低,短短兩天的時間,就把所有的商品都銷出去了。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