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他們二人出了什么事情,值得楊侯你親自跑這一趟?”
楊洪從袖子里拿出一份奏疏,道。
“臣慚愧,管教無方,小兒楊俊蒙陛下天恩,委以重任,然其人卻狂悖無端,赴京前三日,大宴好友,一言不合大打出手,杖死都指揮陶忠,姚貴,膽大包天?!?br>
“歸京之后,臣令其于宗祠面壁思過,家法之下,他方將自己所犯之事一一道來,除了杖死官員外,鎮(zhèn)守邊境期間,他素日奢侈無狀,貪墨軍儲為己用,橫行恣意,欺壓軍士,以致軍中怨聲載道?!?br>
“臣侄楊能,明知楊俊如此行徑,不僅沒有向朝廷稟明,反倒為他多加遮掩,欺瞞朝廷,同為大罪?!?br>
“二人如此行徑,實(shí)有負(fù)陛下天恩,如今,臣已將此二人囚于宗祠之中,此乃他們的自罪書,臣不敢欺瞞陛下,特來呈上,請陛下處置?!?br>
說罷,楊洪深深的叩首在地,手里的奏疏卻高高舉起。
于是,一旁的懷恩立刻便走下御階,將奏疏接過,擺到了御案上。
朱祁鈺沉吟片刻,拿起來細(xì)細(xì)讀了一遍,臉上倒是沒什么意外的神色。
楊家一門四個后輩,楊信是楊洪二弟楊淋之子,楊能是楊洪三弟楊忠之子。
他們二人自幼喪父,但是卻被楊洪收養(yǎng),學(xué)得了一身的本領(lǐng)。
尤其是楊信,文武雙全,愛兵如子,跟隨楊洪鎮(zhèn)守宣府多年,威名赫赫,功勞滿身,心性謀略都是上上等的,被楊洪視為自己的接班人。
楊能稍差一些,武功上不如楊信,但是以謀略見長,性格沉毅但果決,軍法嚴(yán)明,每臨戰(zhàn)時,能善斷決勝。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