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īng)當說,在對待兩個侄兒的身上,楊洪是花了大精力的,培養(yǎng)出來的人,個個出類拔萃。
但是,相對來說,他自己的兩個兒子,就不那么讓人滿意了。
嫡子楊杰,性格溫和,待人謙遜,書讀的也很好,但是唯獨,身子骨很差,不曾習(xí)武,更上不了戰(zhàn)場。
這些年楊洪鎮(zhèn)守邊疆,鮮少回京,他們父子二人,基本沒什么見面的機會。
庶子楊俊,更是不成器。
楊杰雖然讓楊洪感到遺憾,但是終歸安安分分的,孝道禮儀一項都不缺,在京中名聲也很好,這些年,楊府能夠在京城當中站穩(wěn)腳跟,全靠楊杰操持。
但是楊俊,提起他來,楊洪就覺得頭疼。
他自問,對于楊信,楊能,楊俊這三個孩子,他都是一視同仁,但是,偏偏楊信和楊能都成了材。
唯獨楊俊,除了武藝過人之外,其他方面,一點拿得出手的地方都沒有。
素日里嗜酒奢靡,膽大妄為,行事無狀。
楊洪手里的家法都打斷了不知道多少根,但是絲毫都沒有作用。
當初瓦剌之戰(zhàn)時,棄城而逃的就有他一個,若非是因為看在楊洪鎮(zhèn)守多年的功績,他早就被流放戍邊了。
事實上,這也是真正讓楊洪感到警醒的地方。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